6月9日,初夏,湿润的空气中已有热意。傍晩斜阳下,更热的是由泉心泉意携手Bayhelix百华供应链工作组联合举办的“疫情下的进出口”直播论坛,精彩的专题讲演和热烈的圆桌讨论吸引了1200多生物医药采购人参加,反响热烈。
论坛记录
Part Ⅰ
嘉宾演讲
*以下内容基于论坛嘉宾部分演讲,完整版以直播现场为准,仅供行业交流。
疫情下的进出口供应链,如何更“稳”和更“韧”?
供应链管理专家 卢山
“稳”是供应链的柔性,当一些突发事件降临的时候,如果供应链够敏捷、够柔性,它的灵活度就会很高,不会出现中断的问题。
“韧”指无论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供应链得以被冲而不破。
进出口供应链最大痛点:国际物流。
△ 疫情导致进出口供应链中断、成本飙升,效率下降
来源于卢山老师演讲内容
短期应对策略—更“稳”
· 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包括进口和出口)动态关注当地的政策变化,尤其是海关物流,同时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政策怎么样助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才能更好地去解决国际物流的问题。
· 加强供应商关系(保障供应)针对性的加强建设良好的供应关系,为紧急时刻获取足够的供货优先级。
· 缩短供应链(启动备胎计划)疫情时期,全球采购风险太大,容易导致供应链出现中断,及时启动供应商备案,优化物理距离。
· 选择不同的运输路径和方式(海运、陆运)
海运:安全又便捷,成本可以接受;必要时可以不选择直达或绕道保证到货速度。
陆运:当海运受制的时候,如果是中欧之间的运输,可以选择陆运。
长期应对策略—更“韧”
· 建立可靠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全局概念)供应链风险绝不仅仅是买方自己的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能够跟渠道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等所有供应网上的节点都能够有好的协同。
· 加强协同化数字供应链建设(提高效率)数字化是必做题,不是选择题。
· 中国物流供应商出海国际化当前中国进出口大部分用的都是外运,中国企业真的不太多,所以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
· Glocalization全球(供应链本土化)放弃幻想,坚定不移地做生产的全球区域化或者本土化。
· 提升进出口供应链的软实力(话语权)有些企业在国内只是简单的生产部门,它的研发计划和供应链的大脑计划在国外,应当将核心功能转过来。
科研企业视角:疫情环境下生物医药企业进出口合规探讨
徕博科医药进出口物流合规经理 佴平
如何进行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专业解读?
· 对法律法规进行咬文嚼字非常重要。每句话需要琢磨才能读透读懂,现在的话有很多法律法规政策的解读书籍,包括一些辅助的材料,这样能形成更加专业的解读。
· 企业内部进行培训。企业内部可以设立专职人员来负责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把正确的信息给到每一个相关部门。
· 供应链人员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供应链人员应该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正确的风险评估,来让企业避免后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每个公司都有合规的体系,物流和进出口其实只是在这个大合规体系中的一个非常小的环节,但是其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那么企业物流合规体系建立的几个重要因素有哪些?
数字信息化系统:首要考虑,在申报和管理中是缺一不可的。数字化系统可以直接对接供应商的,形成一个闭环,以此获得清晰数据。
行业交流:每一次交流都可以扩充知识,类似于参加泉心的直播活动进行讨论分享。
法规智库:法律法规时刻变化,需要对信息敏感,做到有理有据,非道听途说。
企业内部培训:把国家的最新要求和政策更新给各个部门同事,避免影响后续实验进行。
打造价值体系:解决难题后向同事分享成就感,得到认可后再在内部培训时灌输政策法规。
订阅进出口数据:必须是合法获得,数据支持下会帮助推进企业的业务进展。
对供应商的合规要求:实际操作过程中,少不了物流供应商和一些合作伙伴,需要规范要求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不专业导致所有事情白费。
进出口人员的从业特质需要大家“多些问号?少些感叹号!”
有原则不死板
不能想当然
有专研探索的精神
平台服务视角:在疫情下如何为生物制药产业进出口赋能
东航物流货站事业部空服中心负责人 李鸿
特殊时期,浦东机场如何做到正常运行不间断?
上海作为国家的航空枢纽,国际航空货运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是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一环,因此疫情期间浦东机场没有停摆,整个保障流程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需要航司、货站、机坪保障单位、海关、货运代理等多方协同配合,尽全力做到各方有效调配资源、打破障碍、协同配合。
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环节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必须要事先和航司、地面代理、货代沟通好冷库的存放空间,确保低温样本的品质。
张江跨境监管服务中心可以为生物药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江跨境监管服务中心配合上海科创中心海关,将报关、查验、驳运等通关操作时间由传统1至2天,缩短到了平均13小时,最快5小时,解决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企业报关难、查验慢、提货不便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凭借“物流速度”,助力张江跨境科创中心的发展,为实现“中国芯、放心药”的国家战略做出物流人的贡献。
专业服务视角:疫情下生物制品进出口的痛与希望
泉心泉意进出口资深专家 欧白梅
进出口的运营痛点
审批时间长:海关审批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审核时间比以往更长,对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也要求更高。如果出现审批资料补正,审批又开始重新计时,审批时间更长。
国际运力不足:国际航班大幅缩少,甚至熔断,导致运输成本翻倍还“一仓难求”;原来提早1周预定的,疫情期间至少提前1个月预定,导致货期出现变动,实验及生产进程难以保证。
口岸爆仓、清关延迟:操作人员部分隔离在家,人手不足货物入库延迟,意味着货物落地后不能及时进入相应的温控仓库,而是可能在太阳底下暴晒,会导致货物失温失效。
海关人手不足,批查货物无法及时查验:通常情况不批查时1天就放行,批查的话会晚1-2天,提货则是根据是否理货正常。
泉心泉意应对策略
紧盯口岸:
· 泉心泉意广泛调研各个口岸的动态政策变化和实操可行性,在全国主要口岸都有办事处并与当地海关有沟通界面,比如北上广蓉,因此可以根据货物的特点灵活选择口岸清关
· 选择有能力的报关代理并紧盯机场库房及时入库,持续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
平行处理:
· 以前对审批文件是线性的操作,先审批再订舱,但是疫情期间要求一次成功,紧急货物的文件审批和订舱就会平行处理。在内部要跟科学家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做深度沟通,将项目相关的文件准备齐全,在外部与负责监管和审批的老师们保持密切联系,务求一次性准备好材料并一次通过审评。
运输:
· 选择更多的货物运输代理商和合适的冷链路线可以保障时效,比如泉心泉意在疫情期间所有冷链航线都没有中断,在美国,美东地区有每周一趟直飞北京的航班,美西每天有直飞。英国、欧洲、新加坡、日本也有稳定、安全、可靠的航线。
涉濒危成分临床试验药品的进口
客户痛点:
· 受疫情影响,原代理商无法办理相关进口手续
· 临床药物批件效期距离过期仅剩6周。
泉心泉意对策:
· 上海口岸受疫情影响无法办理进口,我们果断切换为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北京口岸。
· 针对案例情况与客户反复商讨制定方案,快速定位问题关键:濒危证的办理。
· 多线齐下,无缝衔接:等待关键文件COA时,反复演练申报流程,并同时进行航班订舱,安排冷链物流。
· 最后一步审批受阻,我们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说服审批员,最终通过审批。
4天完成一次不可超越的风险评估
客户痛点:
· 不了解风险评估的流程和准备文件。
· 风险评估周期较长,但是细胞需要在7月前完成进口。
泉心泉意对策:
· 我们已经在生物制品的进出口行业深耕7年,特别是在风险评估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 准确卡点将原本至少要1个半月完成的任务缩短至4天。
· 历史经验充足,对所有评估需要的文件了如指掌,一次完成。
Part Ⅱ
圆桌论坛
通力合作,赋能生物医药创新前行
主持 杨颖
嘉宾 佴平
嘉宾 欧白梅
嘉宾 袁昊
嘉宾 李鸿
Q1.跨境物流风险剧增,怎么办?
国际运力短缺:国际航班大幅减少,订舱周期及难度都有相应提升;上海疫情期间“一仓难求”,最困难时期,甚至需要提前1个月进行订舱,目前仍然建议至少提前2周进行物流协调,比如包材是否到位,确定最近的航班时间和航线;无论是在航班的数量还是在进出口环节上留有更多缓冲,都可以保障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前置审批时效降低:疫情期间,进口时效也常被前置审批的时间影响。一是海关对检测要求提级了,比如在细胞的申报上,原来COA上申明是 BSL1就能风评通过,现在需要把病毒检测结果也体现在COA上,或者单独提供报告;二是对进口人源样本审批时,需要增加一项新冠相关检测;三是因封控原因工作人员只能进行线上沟通,经常出现因为办事人员对法规或流程不熟悉,造成的时间不可控。
面对审批要求的提级,应对的策略首先是要密切关注海关审批要求的变化,其次在审批材料的准备上要更加的细致,不能出错,必要时审批与订舱需要平行处理以提高时效,另外也需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沟通路径,与更有经验的代理商合作。
泉心泉意在疫情期间之所以可以做到时效的保障,主要是对紧急货物采取前置审批文件及订舱的平行准备,这就要求前置审批一次成功,我们可以做到这些也得益于对各地监管部门的流程及要求比较有经验,同时更快联系到各进口流程的关键经办人,在文件准备上更加完整,确保沟通及时及充分。
口岸爆仓,理货清关时间严重延长:整个上海疫情期间,上海口岸难以正常运转,同时因为静默等要求,造成了国内其他口岸的货物爆仓,泉心泉意整个4-5月期间通过北京和广州口岸进行进口,审批、物流等都相对可控,主要是选择了更加有能力的报关行进行合作,同时紧盯口岸进度;北京目前是冷货运输最安全的口岸,通过泉心代理进口的细胞、蛋白、血清都是从北京清关提货再发往全国各地,上海口岸也正在逐渐回归正常,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些二线城市的口岸,但二线城市会有一些硬件无法满足,比如没有冷库,另外进口生物制品的经验相对不足,如果不大了解不同口岸的情况,也可以选择更有能力的一体化、多品类的服务平台公司,比如说泉心泉意这样的平台,进一步补足供应链能力。
进口成本剧增:国际航班班次减少直接导致运费高涨,而因理货、清关手续、静默等因素严重影响货物到货时长,冷货所需要的干冰量也大量的增加,导致进口成本剧增。例如D2D原直达的冷链成本为12,000元,2022年目前,因为疫情已涨价到40,000,后经多方努力降到26,000左右。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避免运费成本提升,但对于很多紧急的项目来讲,保供最为重要,采购人员需要与内部使用人进行深度沟通,理解使用人项目的重要性,积极保供,即使再贵,还是要进行取舍。
Q2.生物材料进口时效令人焦心,怎么办?
增加国内备库:特殊时期为保障供应,建议有条件的话在国内建仓,如国内已有仓库,则建议增加常备库存量,原本只备1个月的安全库存,现在建议提高到3个月,以保障对抗疫情带来的冲击。
国际运输提前订舱:至少提前2周确定航班时间及航线,在疫情期间,我们是建议提前1个月进行订舱,或者与有能力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提高查验时效:进口物品理货时间加长,同时官方还要求货物需要在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六面消杀,已经大大降低了到货的时效,而货物查验还需要排长队,时效更无法控制。为了提高查验效率,可以选择一些绿色通道,比如上海跨境科创,通过他们查验可以将时间缩短至1天。
对静默期巧思对策:部分快件货物即使清关之后可能还不能拿走,比如对Fedex的快件要求进行7天静置,这种情况下建议企业要实时了解各个口岸当前的实操情况,因为不同的口岸对静默的要求不同,而且随时间的变化,同一口岸不同时间的要求也不同,需要紧盯这些变化,随时能找到特殊处理紧急货物的方法。
Q3.低温样本品质无法保证,怎么办?
准备更多的干冰:特殊时期因为口岸原因货物时效性会被延迟3-4天,同时为了防止货物因为静默期被静置,原来可能只需要准备20公斤干冰来维持2、3天,现在建议准备30公斤干冰来维持5-7天以防不测,同时要选择可以添加干冰的冷链供应商,例如泉心会根据客户货物情况预估干冰的量来进行调整,即使成本提高,保供更加重要。
尽可能缩短口岸理货和查验的不可控时间:查验环节如果寻找跨境科创这样的平台,可以有效的将查验时间缩短到1天完成。跨境科创有懂得冷货查验的专业人员,同时他们也有冷库,具备冷货查验的条件,可避免查验时货物品质受影响的风险。
同时可以找生物制品一站式专业代理(例如泉心泉意),因为他们长期与海关打交道,实时了解海关审批要求和各个口岸的情况变化,懂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变化什么途径以提高进口时效。很多第一次处理进口的客户因为不懂得流程,往往会导致货物品质出现问题。
Q4.审批审查要求提级,怎么办?
生物制品进口的官方要求变化:
疫情常态化,海关会要求人源样本审批时增加一项新冠检测;高风险特殊物品官方要求增加进口物料的新冠防控方案及应急处理方案,部分城市入库前先做外包装核酸检测。
海关正在实行和探索准入名单制度来管理风险评估,可能会对中长期供应链造成更深远的影响,例如差别垄断和价格变更等。
策略:
与海关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对话和调研,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对你更有利的监管模式。
从供应链角度,锁定供应商进行长期价格谈判。
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
扫一扫,加入“供应链之光”论坛,
反馈您关心的问题